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舷內外 > 正文

香港旅發局:郵輪收益年逾11.6億港元
2013-03-19 17:03:47 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據香港《大公報》報道,在香港啟德郵輪碼頭落成之前,海運大廈碼頭是香港主要的郵輪碼頭,多首顯赫郵輪亦曾在該處停泊,但由于超過10萬噸級的巨型船未能在海運停泊,因此啟德新碼頭可望填補這一空缺。此外,根據香港旅發局的資料,去年的首3季,郵輪旅客有逾47萬,為香港帶來逾11.6億元(港元,下同)收益。

啟德郵輪碼頭落成前,香港共有3個可停泊郵輪的碼頭,包括海運碼頭、葵涌貨柜碼頭和堅尼地城招商局碼頭,但由于海運碼頭地理位置最方便,加上有維港的景致,因此郵輪最常停泊在海運碼頭,多年來海運碼頭停泊過不少世界知名的顯赫郵輪,如“伊利沙伯皇后2”號、“挪威”號及“堪培拉”號等,F時海運碼頭由九倉租用,九倉在1965年首次租用海運大廈連碼頭,租約長達25年,直至1990年,及后集團再獲續約21年,一共租了47年。原本租約于去年6月16日約滿,但最終與政府達成協議,九倉可繼續經營集團在尖沙咀的地標海運大廈,并獲再次租用長達21年。

由于海運碼頭只能容納中小型郵輪停泊,超過10萬噸級的巨型船未能容納,因此以往逾10萬噸級的巨型船多會停泊在葵涌貨柜碼頭。而啟德郵輪碼頭的落成可填補海運碼頭的不足。因此,日后啟德郵輪碼頭啟用后,其余3個郵輪泊位仍會繼續運作,而10萬噸以上郵輪必須停泊啟德,其他小型及中型郵輪則會繼續停泊其余3個碼頭。

旅發局數字顯示,香港去年首9個月共有逾47萬郵輪旅客,當中過境旅客占約5.1萬人,他們的人均消費高達4800元,比一般過境旅客的人均消費2000多元高出1倍。如將郵輪過境及非過境客數字,再乘以他們的人均消費,郵輪旅客于2011年全年為香港帶來15億港元收入,而2012年首3季亦有逾11.6億元,相當可觀。